热血青春铸就辩论梦:我在华语辩论世界杯初中的难忘时光

热血青春铸就辩论梦:我在华语辩论世界杯初中的难忘时光

站在聚光灯下,我能听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。手里攥着的稿纸微微发皱,台下坐着黑压压的观众和表情严肃的评委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华语辩论世界杯初中组比赛,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紧张又充满激情的日子依然让我热血沸腾。 报名参赛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能走这么远。记得第一次在学校选拔赛上发言时,我紧张得连辩题"网络匿名是否利大于弊"都念错了两次。是班主任王老师鼓励我说:"辩论就像青春的舞蹈,犯错不可怕,重要的是敢于站上舞台。"这句话一直温暖着我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步。

备战的日子:痛并快乐着

每天早上七点到校,晚上九点离校,周末还要加练。备赛的一个月里,我们辩论队的六个小伙伴几乎把图书馆当成了第二个家。队长张明总说我们是在"熬制思维的精华",现在想想还真是贴切。 最难忘的是那次模辩赛前的突发状况。我们的二辩小李突然发烧请假,我不得不临时顶上。那天我们三个留下的人一直准备到凌晨一点,把所有可能的论点都反复推敲。第二天带着黑眼圈上场,却意外收获了评委的特别表扬。那一刻我明白了,团队的力量有多强大。

站在全国舞台上的那一刻

坐高铁去北京参加全国决赛的路上,我透过车窗看着飞速后退的景色,脑海里一直在默念立论稿。同车厢的其他队伍选手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,大家偶尔对视一笑,那种"同道中人"的默契感特别奇妙。 开幕式上听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代表队的校名一一被念出时,我猛地眼眶发热。看着大屏幕上闪过的各省参赛学校的旗帜,突然意识到这不只是一场比赛,更是整个中国青少年思维的盛会。主持人说"华语辩论世界杯是思想的奥林匹克",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我。

那些感动瞬间:比胜负更重要

四分之一决赛遇到去年冠军队伍时,我们都以为要止步于此了。但场上的交锋完全超出了预期,双方引经据典、妙语连珠,完全沉浸在思维的碰撞中。结束时评委说这是当天最有价值的对决,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。输赢已经不重要了,那种思想交锋的快感才是最珍贵的收获。 半决赛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。对方辩手小丽在赛后红着眼睛找我要联系方式,说最喜欢我的反驳风格。后来我们一起吃了饭,聊了很多比赛之外的事情。现在想来,这些比赛认识的朋友,才是最大的财富。

收获:看得见的成长

记得第一次训练时,老师说优秀的辩手要学会"用脑袋当筛子过滤信息"。当时似懂非懂,现在却深有体会。三个月里,我从一个发言都会结巴的菜鸟,变成了能够快速应对质疑的辩手。这种成长是实打实的,不仅体现在场上的表现,更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。 最让我惊喜的是发现妈妈偷偷录下了我的每一场比赛视频。回家后她拉着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回放,一边看一边抹眼泪。她说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可以这么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辩论给我带来的不只是荣誉,还有表达自我的勇气。 这次经历最珍贵的不是那枚铜牌,而是学会用理性思考世界。当我们对"是否应该延长初中生在校时间"辩题做社会调查时,第一次发现原来学校生活背后有这么多不同的声音和考量。辩论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事,就是永远不要轻易下,要看到每个问题背后的复杂性。 现在再回想起那些熬过的夜、流过的汗、争过的论点,都化作甜甜的记忆。华语辩论世界杯不仅是一个比赛,更是一段青春的印记。每当看到书桌抽屉里那枚有点掉漆的纪念徽章,都会想起那个夏天,我们如何用语言和思想,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。

发布评论
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