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心澎湃!一个普通球迷的申办世界杯亲历记

我心澎湃!一个普通球迷的申办世界杯亲历记

这辈子从没想过,我——一个每天挤地铁上下班的普通上班族,会坐在国际足联的会议厅里,手心里全是汗,听主席台上念出那个让我心脏骤停的名字。

凌晨三点的突发奇想

还记得那天晚上,我和哥们儿喝着啤酒看世界杯重播,中国队又双叒叕没出线。老张突然拍桌子:"咱们自己办世界杯不行吗?"酒瓶子碰到一起的脆响,成了这个疯狂故事的开始。 第二天宿醉醒来,这个念头像种子一样卡在脑子里。我翻出笔记本就开始写方案,写得手指发烫——从场地规划到交通方案,甚至算出了每个城市需要多少临时厕所。老婆说我魔怔了,可我知道,这可能是这辈子离世界杯最近的一次。

第一封石沉大海的邮件

把方案发给足协官网邮箱的时候,我的手抖得像筛糠。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那刻,我对着电脑屏幕傻笑了十分钟。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。每天刷新邮箱八百遍,连垃圾邮件都要翻三遍。第三周的时候,我都准备放弃了,突然接到了一个区号010的电话...

会议室里的白日梦

坐在足协会议室里,我捏着自己打印的企划书,纸张都被手汗浸软了。对面坐着的大佬们西装革履,而我穿着网购的便宜西装,后背早就湿透了。 "王先生的想法很有魄力啊。"戴着金丝眼镜的领导这句话一出来,我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。接下来的两小时,我像打了鸡血一样讲解方案,说到青训计划时,居然看见有人点头记笔记。

民间代表团的诞生

三个月后,我站在首都机场,看着二十多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志愿者拖着行李箱汇合。有大学生,有小老板,还有个退休体育老师——我们戏称自己是"草根申办团"。 在飞往苏黎世的航班上,我望着舷窗外的云海发呆。空姐问我要喝什么时,我才惊觉自己连英语都说不利索,怎么跟国际足联的大佬们谈笑风生?

国际舞台的聚光灯

FIFA总部比想象中朴素。站在走廊里等着做陈述时,我能听见自己太阳穴砰砰跳动的声音。前面出来的卡塔尔代表团西装上别着金扣子,我们的领队老李还穿着双星运动鞋。 但当我们播放那段全国各地小孩在水泥地上踢球的视频时,我注意到有个评委擦了擦眼角。说到"中国每个公园都有人在踢球"时,有个非洲代表突然举起了大拇指。

尘埃落定那一刻

宣布结果的直播,我们是在地下室看的——经费只够住这种旅馆。当"China"这个词被念出来时,整个房间突然安静了三秒,然后爆发出能把屋顶掀翻的尖叫。 老张把啤酒泼得到处都是,退休教师刘伯伯像个孩子一样跳起来撞到了吊灯。我站在墙角,突然泪流满面——那些熬夜写的方案,那些被嘲笑的坚持,那些看起来荒谬的梦想,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。

不是终点的起点

回国那天,机场挤满了自发的接机群众。有个小男孩挤到前面,把画着世界杯奖杯的蜡笔画塞给我。现在这张画还贴在我家的冰箱上,每次看到都会想起那些不可思议的日子。 有人说我们创造了历史,但我知道,这只是故事的开始。当第一座球场破土动工的时候,我又站在了围观的人群里。这次不一样了——我不再是个看客,而是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起,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书写者。

发布评论

验证码